元宇宙的繁荣距离我们有多远?将以10倍于传统互联网的速度演进元宇宙的繁荣距离我们有多远?将以10倍于传统互联网的速度演进

游戏介绍
元宇宙本质上就是虚拟空间。对于由计算机、网络、算法构建的虚拟空间,我们并不陌生。当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1946年诞生之时,虚拟空间就如影随形地出现了。世纪之交出现的互联网则让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切身体会到:虚拟空间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可为。
虚拟空间发展到今天,有了一些新的特点,以至于我们希望给它一个新名字:元宇宙。这就好比地质学上把物种大爆发的纪元命名为寒武纪。“元宇宙”这个词来源于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发表于1992年的小说《雪崩》,其中有一个虚拟空间称为“元宇宙”。小说中的元宇宙脱胎于现实世界,又与现实世界平行、相互影响,且始终在线。
以“元宇宙”命名的虚拟空间新纪元,有两个新特点:
第一个是感知技术的快速进步,第二个是区块链技术的突破。
先看第一个特点。感知技术把计算机生成的内容进行形态转换,让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能够体察,从而为人接收和理解。反之,感知技术也能够让人的意志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意念等更加便捷地传递给计算机。感知技术的进步,在逐渐弥合人类这种碳基生物与硅基世界的感知鸿沟。
第二个特点更加重要,也更加本质。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改变了虚拟空间里的经济活动范式。经济活动必须基于参与者共同认可和遵守的规则展开。在传统经济生态中,这样的规则需由信誉卓著的机构来设立和维护。然而,在区块链技术支撑下,一群互不相识的普通人可另辟蹊径,基于算法构建和管理一个可信的账本,从而为资产确权和资产转移提供了底层的逻辑基础,并在此之上展开形形色色的经济活动。
可以预见,未来元宇宙项目将会形成两大流派。一个流派强调感知技术的应用,另一个流派强调经济模型的变化。强调感知技术的流派会以炫酷的特技效果作为卖点,强调经济模型变化的流派将践行Web3.0的理念,将项目收益和治理权更大程度地还给用户。一般而言,一个元宇宙项目会两者兼具,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元宇宙虽然是虚拟空间,但并非脱离现实世界而独立存在。人作为纽带,连接着元宇宙和现实世界。元宇宙内活动的主体是虚拟用户,但每一个虚拟用户都关联着并受控于现实世界中的一个自然人或者法人,简称“真人”。
也就是说,元宇宙的虚拟用户是现实世界里真人的化身。当然,一个现实世界的真人在元宇宙中可以有多个化身。可见,元宇宙内虚拟用户的活动,本质上都是现实世界里真人的活动。由此,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关于现实世界真人的经济逻辑、伦理规范和法律体系,原则上都应该适用于元宇宙内的虚拟用户,即适用于虚拟用户背后的真人。
元宇宙产业的繁荣离我们还有多远?回想35年前,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飞跃长城,走向世界”。35年后的今天,互联网世界已经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深度交融,浑然一体了。元宇宙这个虚拟空间的新纪元从萌发到繁荣,将以10倍于互联网老世界的速度演进。据此,我们不妨形象地说,在世界范围内,元宇宙产业将在三四年内初现锋芒。
请记住本站网址 diannaxie.com,浏览器点击 收藏点哪些 ,让您寻找不迷路。 《元宇宙的繁荣距离我们有多远?将以10倍于传统互联网的速度演进》软件由点哪些提供,手机访问
猜你喜欢
游戏更新
-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时不我待 大数据区块链将发挥重大作用
-
观察 | 人工智能生成艺术预计将成为NFT领域的下一个趋势
-
元宇宙近3月融资10亿美元,红杉、软银跑步入局,“老面孔”仍具领先优势
-
支付巨头又有新动向?
-
支付技术公司GPS完成1亿美元融资,将扩大其全球业务
-
谷歌支付聘请PayPal高管负责推动加密货币支付
-
随着黑客攻击造成的损失增加到300万美元,Multichain受到用户抨击
-
Google Pay聘用PayPal前高管带领加密支付业务
-
SBF:加密监管系统要“在刀刃上保持平衡”
-
自2013年以来,美国SEC已开出24亿美元加密货币相关罚款
-
Web3.0是一场复杂的大型社会模拟数字实验
-
深扒元宇宙:一个世纪前的科幻概念,为何今天大火?
-
DeFi API初创公司Conduit完成1700万美元融资,Portage Ventures领投
-
维基百科编辑投票反对将NFT归类为艺术品
-
为什么说加密货币和Web3提供了欧盟长期以来一直在寻找的“第三条道路”
-
中纪委:深度关注,淘汰“挖矿”
-
元宇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其内核由Web3.0 承载
-
一文梳理日本区块链发展现状:区块链应用在多领域落地